中大土木1949届校友熊大阅——与工程结缘的“心远”人
熊大阅是从远近闻名的“教授村”——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走出来的共和国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数十年来,他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多项造船工业与国防机械工业的重大建设项目,为共和国重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1989年,熊大阅被授予第一批全国工程“勘察大师”称号,成为工程勘察设计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专家,这是党和国家对他作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地下工作”勇当先
熊大阅是江西近代教育先驱熊育锡的嫡孙,1926年1月出生在月池村,属牛,他一生的经历印证了自己是一头辛勤耕耘的老黄牛。他长期担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兼副院长,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在海洋及江河沿途密布的地下耕耘,忙碌了一辈子。
熊大阅早年在南昌心远中学(现南昌二中)读书,1945年考取了3044am永利集团土木工程系。1949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前往海南岛华侨中学教书,1951年来到武汉江汉造船厂筹备处工作,很早就接触到地下土建工程设计。1952年,他被调到了上海,改为从事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工作,这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地下工作者”,常常说:“地面的建筑物是看得见的,地下的基础部分是看不见的,但地下不稳,地上的一切都不稳,所以地下的功夫比地上的功夫更重要。”他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一直做到总工程师兼副院长,主持完成了一百余项大型工厂工程勘察任务。熊大阅所谓的“地下工作者”的另一重意思就是他所在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以前一直是保密单位。有些国家级重大项目是需要保密的,但因为熊大阅名声在外,单位想将他雪藏起来也办不到。“文革”时期,四川涪陵(今属重庆)地区一个新建的造船厂施工基地发生了泥石流滑坡,当地施工人员一时束手无策,只好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搬救兵。派谁去合适呢?有人推荐熊大阅。当时,他是研究院技术科科长。但是他仍然处在审查之中,研究院的军代表、工宣队一商量,抢救工程刻不容缓,马上宣布“解放”熊大阅,派他前去现场处理。很快,熊大阅赶到了工地现场,率领工人钻探勘察,配合施工处理各类地质地基问题,避免了泥石流滑坡事故再次发生,保证了新建工程的安全。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上海市从日本引进国内首个石油化工总厂建设项目,其中有两座三万吨级大油罐、两座五万吨级大油罐,并决定建在浙江省嘉兴市乍浦镇陈山海滨地区。原来设计的地点都是软土地基,为了加固地基以承受超级大油罐的强大壓力,必须打入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桩基。在施工单位组织人员进入现场之前,熊大阅带领勘察人员对项目进行地质勘察,这里钻钻,那里探探,他们发现这一地区地表之下有坚固的岩石层,如果大油罐允许适当的移位,就可以避开软土层建在天然岩石层上,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桩基,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地下基础更坚固、更安全。熊大阅与项目各个方面交换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结果获得了各方的一致认同,四个大油罐全部建在天然地基上,一下子就节约了百万元的资金,而且大大缩短了工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即将开工。熊大阅是核电站地址勘察设计的第一批先行者,只有他们先做好“地下工作”,整个地面建筑才有立足之地。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东南10多公里的秦山北麓,面对杭州湾,这是一个半封闭海区,海潮落差大,海水流速高。熊大阅带着一帮人马将那里的水文地理、海床结构、岩石基础全部掌握得清清楚楚。在熊大阅的主持下,他们在厂址评价、主体工程海堤、取水隧洞位置选定、地基处理方案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及明确的结论和建议,并给出了合理的施工意见。后来,秦山核电站项目获得了国家级优秀工程金质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熊大阅是第一获奖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熊大阅主持了一系列的海底地下工程,其中有当时我国最大的船坞——大连造船新厂30万吨级船坞工程。这是国家级重点工程,新建的船坞所处的地基状况非常复杂,在海水的覆盖之下,地基下面石灰岩溶洞四通八达,如果上面的海水与地基下的溶洞是相连通的,那么是否适合建造大型船坞都是一个问题。熊大阅深感责任重大,他做了深入的区域岩洞调查,又仔细地让人一个点一个点地钻探,最后得出了船坞区溶洞与上面的海水不连通的结论。这个结论非同小可,正是这个结论,保证了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施工中,他又提出溶洞地基处理与坞区施工开挖同步进行的方案,并且由他领导的设计院亲自监理施工,结果大大节约了地基处理的造价和施工时间。这一工程后来获得国家银质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1983年到1994年,熊大阅主持勘察了上海市多栋高层、超高层建筑及跨海大桥的地基,那些高大雄伟的大厦和气势恢宏的跨海大桥的地下,都有他默默无闻的奉献。
情系心远有作为
作为江西教育界兴教办学的一位著名人士,熊大阅的祖父熊育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深埋在“地下”,长期以来熊家人对作为原国民党监察院监察委员的熊育锡也是闭口不提。1973年,熊大阅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月池村,想祭拜先祖,却找不到祖坟。熊大阅内心一阵一阵地抽搐。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月池熊氏庄园有很大一片园地,一进一进的巷道,一幢一幢的青砖瓦房,还有雕刻精致的祠堂、雄伟的“大夫第”牌楼,春节的时候家家都挂起大红灯笼,从庄前的池塘边一直挂到庄后的花园。眼前破败不堪的景象让他不敢相认,他只能从断壁残垣中去寻找昔日的依稀记忆。村子里绿荫如盖的一株株樟树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村前的那一口古井虽然已经被废弃,但仍留存在乡亲们的言谈里,作为熊育锡的子孙,熊大阅感到有责任为先人正名。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熊大阅终于能够理直气壮地介绍祖父熊育锡了。他积极参与组织了21世纪初大部分纪念熊育锡办学教育成就和理念的活动,比如,配合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编著了《熊育锡与月池熊氏——从家族到社会》一书,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熊育锡及其家族办学的历史;先后在南昌二中和月池村为熊育锡建立铜像,供人瞻仰;出任编撰小组组长,与族人共同努力完成了《南昌月池熊氏教授村志》和《熊氏家族人才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如今,月池村已经成为江西省首批家风家教示范基地之一,村里建起了教授村纪念馆和心远学校纪念馆。晚年的熊大阅对月池村美好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2008年9月,电视剧《心远》在南昌市汪山土库正式开机拍摄,熊大阅在开机仪式上代表熊氏家族发表了讲话。为了纪念熊育锡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发扬光大他的教育理念,熊大阅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心远情结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
终身学习重名节
工程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掌握好理论知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文革”初期,熊大阅的业务工作闲了,但钻研业务的劲头还是闲不下来,他利用空闲时间编撰了一本《简明工程地质手册》,打字油印出来后作为内部资料交流。后来,许多部门都发现了这本手册的价值,调集人员组成专门的编委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熊大阅也参与了编写和审定工作。1975年,《工程地质手册》正式公开发行,后来一印再印,成了行业内的畅销书。为了适应行业的需要,熊大阅又和同行们一起编撰了《岩石工程丛书》《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这些著作对于指导业内人员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还在各种技术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将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们分享。
如今,熊大阅已经是一位九旬老人。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记忆力仍然很好,几乎就是冈上熊氏家族的“活档案”“活字典”。熊大阅的书房里,摆着一排排的书柜,每一本书都被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排放着,他为每本书列目编号,编成册子以备查阅。从书店里、书摊上收购各种版本的书籍是他的一大爱好。尽管体力逐渐衰弱,但熊大阅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每次住院治疗还念念不忘带上正在阅读的书,并嘱咐家人每天将家中订阅的报纸送往医院。
作为知识分子,熊大阅最崇尚的是名节。他认为,金钱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损失,健康的损失是有限的损失,而名节的损失是最大的损失。知识分子往往会爱面子,其实面子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名节。熊大阅将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承袭了熊氏家族“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家风,为人处世以和为贵,所以人缘口碑很好。与熊家许多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一样,他淡定而又从容地面对人生的晚年,这是需要大心智、大气度的。熊大阅有一颗博大的心,这是一颗原生于心远的心,一颗可以超越无限时空的心,一颗可以走得很远很远的心……